徐海涛 钟泉盛 何伟
分享到: | 更多 |
时下,在广大农村地区,返乡创业正成为热门话题。为了推动农民工返乡发展,今年以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政策加以支持,政策红利不断。
记者了解到,在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出外打工的农民成为“返乡创客”,但不少创业项目也存在着融资难、设施弱、用工贵等方面的问题。专家表示,应因地制宜完善保障体系,让更多返乡创业者“回得来,留得住”,在家门口实现“致富梦”。
从厂房到地头——返乡创业渐成风
从普通“工漂一族”到村民口中的“老板”,39岁的覃秀葵看准农村土地确权的好政策,在家乡广西象州县一口气租了80亩地种植砂糖桔。
在当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改革正在展开,地确权、人定心,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明显提速。从2014年3月开始,覃秀葵以12年的租期租下60多户村民的80亩耕地,每亩每年租金700元。
覃秀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80亩砂糖桔每年能产10万公斤桔子,每公斤能卖出12元,除去每亩人工、肥料等投资约1万元以外,一年下来的总收入将达40万元以上。
覃秀葵承包土地种植砂糖桔不仅让自己做起了“老板”,还给村民创造了不少在家门口挣钱的机会。她的种植基地每天固定聘请5位村民,农忙时节每天来基地做工的村民多达30人。
与覃秀葵一样的返乡创业者不在少数。近年来,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了多项惠民政策,为农民工返乡发展提供支持。在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全面激发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热情,创造更多就地就近的就业机会,并推出了鼓励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又下发通知,提出要结合商事制度改革,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政策的密集出台为数亿农民工带来了红利。
与此同时,地方层面的政策“红包”也纷纷落地。在广西,多部门联合制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民工创业担保贷款实施办法》于日前正式印发实施,符合条件的对象最多可贷款10万元。
记者近日在广西荔浦县农民工创业园看到,这片220多亩的土地已经平整完毕,一幢幢厂房正在拔地而起,荔浦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余承慧告诉记者,一期进驻园区的22家企业已签约完毕,部分企业最快在年底完成厂房的建设。
“对入园创业的农民工,县里给予2万至5万元的发展基金。此外,根据企业的规模、产值和用工人数,县财政拿出部分资金,为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入园企业最多可申请50万元的信用贷款。”余承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