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作压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全球流行病”。特别是在一些大都市,繁忙的工作、高企的楼价、父母医疗、孩子教育……让许多白领倍感压力。压力太大固然不利于健康,可是“零压力”的生活,又真的适合你吗?
■【实例】
低压不等于“好工作”
受访者:Panda,30岁,广告传媒公司的市场经理
Panda是个大忙人,约了三次,才将采访日期确定下来。一见面,她就表示今天只有30分钟的空闲时间。在大部分职场人都在追求“低压”“慢活”的今天,Panda却不断否定这种缺乏动力的态度。对此,她给大家分享了一段自己并不愉快的“低压经历”。
在她刚毕业时,曾因受到熟人赏识而在一所艺术类高校担任团委的工作。她说,当时觉得这份工作收入稳定,福利有保障,并且轻松休闲。她说:“没有事情干,每天都闲着,一开始觉得挺舒服,但过了几天,就开始闷得发慌,每天最头痛的问题是如何打发时间。”
■【专家观点】
高压低压,都应有“度”
“低压是相对于高压而言的,压力需要有个‘度’,如果压力过小,就会出现一系列弊端。”有关心理专家解释说,低压会使个人生活或工作失去奋斗的目标,因为一旦为自己树立新的目标,就将自然而然地产生压力,一味追求低压,目标也相对较低,甚至失去目标。“没有压力或较低的压力,将使你失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动力,久而久之,你将被社会所淘汰。”他说。
■【专家支招】
与其追求低压,不如转化动力
生活没有压力,可能就体会不到其中的“酸甜苦辣”,你的人生也将平淡无奇;但如果让自己活得很有压力、很累,别人得到的自己也得到,那你的人生将会在不断的失望中度过,久而久之,你的自信心及生活热情将被磨灭。
总的来说,生活要有压力,但又不能让压力破坏正常的生活。因此,在适当的时候,应该学会寻找动力转换的机会。 黄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