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吗?
刘少华
分享到: | 更多 |
“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抱有信心。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习近平多次谈到“中等收入陷阱”,也多次表达中国肯定能迈过去的信心。
“中等收入陷阱”有何为例,中国能否避免,中国如何避免?
何为“中等收入陷阱”?
这个说法最早出现于2006年世界银行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意思是,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谈到为何使用这一概念,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因德米特·吉尔和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霍米·哈拉斯撰文表示,当时世界银行发现,对于亚洲中等收入经济体来说,还没有便于传播的发展战略。“经济决策者开始思考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国家所需的经济增长来自何处。”
统计显示,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后,许多国家便陷入经济增长停滞期。按照世界银行的最新定义,低收入国家是指人均国民收入在824美元以下,中低等收入国家是825美元至3254美元之间,中高等收入国家是在3255美元至10064美元之间,高收入国家则超过10065美元。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多边临时秘书处秘书长金立群介绍说,陷入“陷阱”的国家通常具有以下特征:既丧失了与低收入、低工资经济体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优势,也没有能力同发达经济体在高技术创新领域展开竞争,经济无法由依靠廉价劳动力或资源能源类自然禀赋向依靠高生产率导向的增长模式转变。
编辑:葛文琦
我国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 2011-01-26 |
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战略选择 | 2011-01-26 |
努力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2011-01-26 |
“防止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提高创新力” | 2011-01-26 |
穿越中等收入陷阱 | 2011-01-26 |
“中等收入陷阱”能跨越吗 | 2011-01-26 |
多方着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2011-01-26 |
破解中等收入陷阱是重要现实问题(图) | 2011-01-26 |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2011-01-26 |
理性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 2011-0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