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新增就业11.11万人 - 就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扎实做好“六稳”工作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大连新增就业11.11万人

来源:大连日报
2021-01-21 10:13

  编者按: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这一年,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在振兴征途上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大连,无惧挑战,坚毅前行。在党中央和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坚定信心,向着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目标全力以赴。

  这一年,大连在负重前行中书写了“两先区”高质量发展的特殊一章。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运行平稳回升,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实现由负转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保持稳定增长态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园区改革全面推开,国资国企改革扎实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自贸区先行先试提速,深耕日韩打开新局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沿海经济带龙头作用增强,沪连合作持续深化,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与此同时,民生质量持续改善,三大攻坚战取得关键进展……通过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从今日起,本报将通过《回眸2020——大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巡礼》,与大家共同回顾这难忘的2020年。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巴家伟 张玮炜 邵海峰 于艳新

  2020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战略定力和责任担当。特殊的大考面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大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迎难而上,全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成功击退了疫情的袭击,经济运行平稳回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基本完成。就业稳、基本民生稳、市场主体稳、产业链供应链稳……张张答卷透露着鼓舞人心的信息,也预示着大连一定能够迎接严峻挑战,行稳致远推进“两先区”高质量发展。

  新增就业11.11万人 居全省第一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大连市扎实做好稳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保居民就业任务,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出台21个降成本、减负担、稳岗位、促就业政策文件。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8.21亿元,稳定岗位89万个;发放失业补助金10.6亿元;为7.56万户企业阶段性减免三项社会保险费91.67亿元;为1.1万余户企业发放培训补贴资金3.28亿元。这些实实在在的降返补政策,确保大连市就业总体形势持续稳定。截至2020年12月中旬,新增就业11.11万人,居全省第一。

  大力推动精准用工招聘,开展重点行业、企业、高校毕业生、技术技能人才等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活动)108场,服务招聘单位9662家次,提供岗位23.4万个次。市人社局在2020年实施超常规的就业调度机制。组建就业工作专班,建立调度机制,每周召开就业工作联合调度会议,每日调度就业指标完成情况。同时,持续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19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就业率达到100%的历史性突破,2020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率目前已达到95%。

  兜住民生底线 群众生活保障有序

  越是面临困难,越要以人民为中心,兜住民生底线,提高民生温度。

  市发改委研判疫情对经济影响,科学制定年度目标和重点任务,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的信心和决心。

  做好保供稳价,回应社会关切,群众生活保障有序。2020年1月至12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累计上涨2.1%,各月涨幅从1月的4.5%降到12月的0.2%,较好完成“涨幅控制在4%以内”的目标。

  加强应急价格监测,确保及时预测预判预警。疫情防控期间,建立应急价格监测日报制度。监测品种全面拓展,新增部分蔬菜、水果,以及部分防护用品、消毒用品、预防和治疗药品的价格监测。监测环节向上延伸,由监测超市、农贸市场商品零售价格延伸至多个蔬菜、粮油批发市场,确保更早预知、预判商品零售价格变动。

  完善储备调节机制,保障猪肉、蔬菜市场价格稳定。建立3300吨猪肉储备,2020年春节前,连续10天以低于市场同品级鲜肉15%的价格进行投放,维护肉类价格稳定。建立5500吨冬季蔬菜储备,统筹调配粮源,确保粮油市场量足价稳,各区市县粮油库存数量充足、质量良好、储存安全,随时调得动、用得上。

  完善困难群体兜底保障机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的影响,开展阶段性价格临时补贴工作,在现有保障对象基础上,将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领取失业补助金人员,阶段性纳入联动机制保障范围。2020年3月至6月,阶段性提高每月价格临时补贴标准1倍。对2017年出台的全市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进行修订和完善,明确了补贴标准计算公式,细化了“同时具备多重身份人员”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办法等,确保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群体不因物价上涨而降低生活标准。

  2020年共启动价格联动机制9次,合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约1.67亿元,惠及181.76万人次。

  解压减负 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保护好市场主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就能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为城市留住未来。2020年以来,市场主体所面临的压力可谓前所未有,大连市想方设法解压减负,助其渡过难关。市发改委等部门及时研究出台支持复工复产30条、支持中小企业稳定生产经营12条等百余项政策措施并狠抓落实,强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推进经济全面复苏。

  为推进企业办理登记注册快捷性和便利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市场监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进改革。

  “一网通办”,施行“不见面”审批。积极推进“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对有急切审批需求的企业,实施“5+2”、延时服务、容缺受理等举措。在行政服务大厅设置“电子化服务专区”;开展“政银助企”合作,可就近到13家银行的258家网点办照;开通涵盖所有业务、适用所有企业类型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系统,大力推进“无纸化”“零见面”全程电子化登记。2020年以来,全市新设市场主体91499户,网办率达98%。

  “一窗多办”,实现“小时制”登记。联合市营商局、公安局、税务局、人社局、中国人民银行大连中心支行等部门,印发《关于持续深化压缩企业开办时间的实施意见》,强化“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申请材料、限时免费办结、企业只跑一次”的工作模式,将一般性企业设立开办由“设立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银行开户、社保及公积金服务”6个环节整合为1个环节,开办时间从3个工作日压缩至4小时内,企业登记时限从12小时精确压缩至2小时以内,个体工商户实现当场受理、即时办结。

  “一单尽办”,解决“办证难”问题。在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将528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按照“进四扇门”的方式分类推进改革。下放企业登记监管权、名称核准权,建立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推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先证后核”,直营连锁餐饮企业实行“申请人承诺制”。降低注册门槛,简化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推行“一址多照”和“一照多址”,实现“全城通办”。

  复工复产加速度 产业链供应链补“断点”通“堵点”

  记者日前在大连亚太电子有限公司看到,生产线上的工人正紧锣密鼓地忙碌着。这家生产呼吸机、红外线测温仪等重要物资的企业,为抗击疫情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市工信局等部门支持下,该企业不仅最早复工复产,而且订单接连不断,产能创下新高。“我们企业不仅增加了一条新生产线,一线工人也增加了30%,现在不少岗位仍然面临用工紧缺,急需进一步增加生产力量。”公司总经理郭健介绍。

  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为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大连市成立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工作专班,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复工复产,实现良性互动。重点梳理大连市优势产业石化、装备制造、消费品等产业链,加强统筹协调,打通“断点”“堵点”,采取“一事一议”“一企一策”方式,推动解决龙头企业及其核心配套企业复工复产中的跨部门问题。

  强力推动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通过“告知承诺制”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方式,实施网上审批、容缺审批,开辟“绿色通道”。针对疫情期间“面对面”招商不便问题,大连市创造性推出“屏对屏”招商,在全省率先举办“网络招商暨项目签约仪式”,330位企业家在线参加,签约项目91个,总投资1051.5亿元。

  市工信局还积极研究大连市产业进一步转型升级的举措,研究制定大连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加快5G产业布局;研究传统制造业升级以及洁净能源等新产业布局。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大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高于全国1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