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琴业发展的“确山经验” - 就业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琴一代”返乡摸索,“琴二代”接力发展

制琴业发展的“确山经验”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4-29 07:43

  原标题:“琴一代”返乡摸索,“琴二代”接力发展(引题)

  制琴业发展的“确山经验”(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阅读提示

  从外出“打工潮”到返乡“创业潮”,河南省驻马店确山县从一个贫困落后的革命老区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提琴之乡”。这其中有“琴一代”的返乡摸索,也有“琴二代”的接力发展。如今,他们还在为制琴业的发展探索“确山经验”。

  花整个下午静心调试一根琴弦,等待悦耳的音符从隐隐的木香中飘出,对制琴师王金堂来说,这是最惬意的生活。

  王金堂的家乡在河南省驻马店确山县——一个曾经贫困落后的革命老区,彼时这里与高端乐器没有任何交集,音乐、艺术仿佛天方夜谭。

  “几十年过去了,制琴成了我们的招牌,乡亲们的见识涨了,钱包鼓了,脑袋富了,一切真像梦一样!”王金堂说。

  从外出“打工潮”到返乡“创业潮”,从摸索的“琴一代”到全面的“琴二代”……如何培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资源,“提琴之乡”确山的制琴业发展之路也许能回答一二。

  回乡去!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曾有一支响当当的“确山师傅”队伍。从家庭作坊到规模工厂,这些“确山师傅”制琴队伍一度超过2000人,在通州创办了上百家提琴企业。王金堂就在其中。

  2015年,河南各地出现“返乡创业潮”,一场在京确山籍提琴产业人才回乡对接会上,时任确山县竹沟镇党委负责人恳请大家回乡发展创业:“3年不收税、免收3年标准化厂房房租、子女直接进县城学校就读……”

  现场76名确山籍提琴厂老板和制琴师犹豫不决。其中,最纠结的还要属王金堂。早在1994年,他就曾回到老家,和镇政府联合建了一家提琴厂,赔得血本无归后,他只好重返北京,历尽艰辛才东山再起。

  “干!大不了从头再来!”面对家乡时隔21年的邀请,王金堂还是决定回去。但在北京的76名确山籍制琴企业家及制琴师,只有6人决定返乡创业,动身时,仅剩3人——王金堂、李建明、李守强。

  谁也没想到,仅仅一年后,家乡政策一个个落地,返乡企业规模和利润呈几何数字翻番。头雁引领,加上作坊产业在京政策调整,越来越多老板将企业迁回了确山。

  目前,全县制琴及配套企业发展到144家,从业人员2600多人,年产提琴约40万把,涵盖30多个系列、400余种型号,占全国提琴总产量的30%左右,年产值约6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2000万美元。

  摸索前行的“琴一代”

  请人回乡难,留人发展更难。如何让得来不易的人才在故土“落地生根”,不仅考验制琴师,也考验着确山。

  返乡企业家李建明首先做出探索。入驻标准化厂房后,他邀请专业人士接手,梳理、完善提琴制作工序,将制琴作业工厂化。下料、做板、合琴、随形镶线、起凹圆棱、装琴头……12道生产流程细分,工人打卡上下班,按工序计件挣工资。

  王金堂没有选择这种集中化、标准化的工厂式路子。3年政策优惠期过后,他把自己的琴厂迁回小王庄村。

  “有人说,我享受完政策跑了。其实,作坊里才能出精品。”2018年底,王金堂在老家盖起4层楼房,生产、存储、接待、展示等功能一应俱全。

  “作坊产量小,可以精心打磨,满足个性需求。”王金堂说,比如北方干燥,琴里的木梁应该放高一点,木质变干,音梁会自然下降。否则,过段时间音梁错位,音色改变,会被认为质量出了问题。“我想做‘大师工坊’,甚至一月一把琴,走高端、卖高价。”

  亲戚传、朋友带,制琴业在确山的乡村悄然“裂变”。以小王庄为例,全村32户人家,做琴的就有10家。

  “有工厂化,也要有作坊,最终才能百花齐放,产业兴旺。”竹沟镇党委书记韩成良说,自己曾一门心思上规模、要税收,但见到手工作坊的勃勃生机,逐渐改变了想法,“尊重返乡创业者的意愿,能激发产业活力。”

  目前,确山提琴出口12个国家,在全球中高端手工制琴市场占有率突破50%。

  “琴二代”开始接力

  筑巢引凤只能解决短期的难题,要长远发展,就要使本土人才资源成源头活水。

  2020年1月,确山成立手工提琴制作协会。王金堂担任会长后,针对存在的制琴人才问题,制定5年计划,加强函授、培训,扩充业务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做高档琴,必须把制琴与销售分开,制琴师放下生意、专于手艺,才能出来大师。”王金堂说。

  去年10月,由40多名“琴二代”组成的“小延安”弦乐团成立,他们都是确山提琴企业制琴人的后人。

  “你看,我们确山农民不但能制作最好的提琴,这些‘琴二代’玩起高雅艺术来也不比别人差。”弦乐团团长、确山县提琴协会秘书长蒋宝林自豪地说。

  蒋宝林说,好材料、好工艺易得,但琴的音准、音色却不好把握。如果制琴人在这些方面能达到较高的水平,那么提琴的价值也会提升,“许多制琴人希望下一代能弥补自身不会拉琴的遗憾,于是纷纷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习提琴。”

  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确山学子进入高校选择音乐类专业深造,有不少选择回乡支持故乡制琴事业发展……“第二季”提琴人才回归潮正在上演,他们赋予这座小城更鲜活的未来。

  “‘琴一代’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主要靠摸索出来的手艺闯天下,‘琴二代’有学识、有理论、有实践,我们寄予厚望。”王金堂的大儿子王玉民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提琴研究中心,这让他非常骄傲。

  更让制琴师们欣喜的是,县里谋划的竹沟镇提琴文化园项目,以手工提琴产业为基础,兼具生产、销售、比赛、演绎和文化旅游功能,已有40多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寄托着确山人打造东方“提琴小镇”的梦想。

  确山县委书记路耕说,县委县政府将加大乡土人才引导力度,在制琴工艺上坚守工匠精神,大力培育大师级制琴人才,确保能引回来、发展好、能做大,全力把“确山提琴”这张城市新名片打造得更加亮丽,让确山“好声音”声声不息。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3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